貼片技術與貼片機-定位系統
      作者:博維科技   時間:2018-07-19 15:49
	貼片精度達 60um,光學定位的精度高于機械定位,但定位時間稍長。
	(一)X-Y 與Z/
	· X-Y 定位系統是評價貼片機精度的主要指標,它包括傳動機構和伺
	服系統;貼片速度的提高意味著X-Y 傳動機構運行速度的提高而發
	熱,而滾珠絲桿是主要的熱源,其熱量的變化會影響貼裝精度,最新
	研制的X-Y 傳動系統在導軌內設有冷卻系統;在高速機中采用無磨擦
	線性馬達和空氣軸承導軌傳動,運行速度做得更快。
	西門子貼片機采用同步帶-直線軸承驅動,該系統運行噪聲低,工作
	環境好。
	X-Y 伺服系統(定位控制系統)
	由交流伺服電機驅動,并在傳感器及控制系統指揮下實現精確定位,
	因此傳感器的精度起關鍵作用。位移傳感器有園光柵編碼器、磁柵尺
	和光柵尺。
	1. 園光柵編碼器
	園光柵編碼器的轉動部位上裝有兩片園光柵,園光柵由玻璃片或透明
	塑料制成,并在片上鍍有明暗相間的放射狀鉻線,相鄰的明暗間距稱
	為一個柵節,整個園周總柵節數為編碼器的線脈沖數。鉻線的多少也
	表示精度的高低。
	其中一片光柵 固定在轉動部位作指標光柵,另一片則隨轉動軸同眇
	運動并用來計數,因此指標光柵與轉動光柵組成一對掃描系統,相當
	于計數傳感器。園光柵編碼器裝在伺服電機中,它可測出轉動件的位
	置、角度及角加速度,它可以將這些物理量轉換為電信號輿給控制系
	統。編碼器能記錄絲桿的放置數并將信息反饋給比較器,直至符合被
	線性量。
	該系統抗干擾性強,測量精度取決于編碼器中光柵盤上的光柵數及溢
	珠絲桿導軌的精度。
	2.磁柵尺
	由磁柵尺和磁頭檢測電路組成,利用電磁特性和錄磁原理對位移進行
	測量。磁柵尺是在非導磁性標尺基礎上采用化學涂覆或電鍍工藝在非
	磁性標尺上沉積一層磁性膜(一般10~20um)在磁性膜上錄制代
	表一定年度具有一定波長的方波或正弦波磁軌跡信號。磁頭在磁柵尺
	上移動和讀取磁恪,并轉變成電信號輸入到控制電路,最終控制AC
	伺服電機的運行。
	磁柵尺的優點是制造簡單、安裝方便、穩定性高、量程范圍大,測量
	精度高達1~5um,貼片精度一般在0.02mm。
	3.光柵尺
	由光柵尺、光柵讀數頭與檢測電路組成。光柵尺是在透明下班或金屬
	鏡面上真空沉積鍍膜,利用光刻技術制作均勻密集條紋(每毫米
	100~300 條),條紋距離相等且平等。光柵讀數頭由指示光柵、光
	源、透鏡及光敏器件組成,光柵尺有相同的條紋,光柵尺是根據根據
	物理學的莫爾條紋形成原理進行位移測量,精度高達0.1~1um,其
	定位精度比磁柵尺還要高1~2 個數量級。
	光柵尺對環境要求比較高,特別是防塵,塵埃落在光尺上會引起貼片
	機故障。
	上述三種測量方法僅能對單軸向運動位置的偏差進行檢測,而對導軌
	的變形、彎曲等因素造成的正交或旋轉誤差卻無能為力。
	4.Y 軸方向運行的同步性
	新型貼片機X軸運行采取完全同步控制回路的雙AC伺服電機驅動系
	統,將內部震動降至最低,從而保證了Y 軸方向同步運行,其速度快、
	口音低、貼片頭運行流暢輕松。
	5.X-Y 運動系統的速度控制
	調整機運行速度高達 150mm/s,瞬時的啟動和停止都會產生震動和
	沖擊。最新的X-Y 運動系統采用模糊控制技術,運行過程中分三段控
	制“慢--快――慢”(“S”型)從而使運動變得柔和,也有利于貼
	片精度的提高,降低噪音。
	6.Z 軸伺服、定位系統
	在泛用機中,支撐貼片頭的基座固定在X 導軌上,Z 軸控制系統的形
	式有:
	1. 園光柵編碼器――AC/DC 馬達伺服2. 系統
	與 X-Y 伺服定位類似,采用園光柵編碼器的AC/DC 伺服馬達-濂珠
	絲桿或同步機構,馬達可安裝在側位,通過齒輪轉換機構實現吸嘴在
	Z 軸方向的控制。
	3. 圓筒凸輪控制系統
	在松下 MVB 型貼片機中,吸嘴Z 方向運動就是這類,貼片時在PCB
	裝載臺的配合下完成貼片程序。
	7.Z 軸的旋轉定位
	早期采用氣缸和擋塊來實現,只能做到 0、90 度控制,現在的貼片
	機已直接將微型脈沖馬達安裝在貼片頭內部,以實現旋轉方向高精度
	控制。MSR 型的分辨率為0.072 度/脈沖,它通過高精度的詣波驅
	動器(減速比為30:1),直接驅動吸嘴裝置,由于詣波驅動器具有輸
	入軸與輸出軸同心度高、間隙小、振動低等優點,故放置方向分辨率
	高達0.0024 度/脈沖。
	(二)光學對中系統
	指貼片機在吸取元件時要保證吸嘴吸在元件中心。
	原理:貼裝頭吸取元件后,CCD 攝像機對元器件成像,并轉化成數
	字圖象信號,經計算機分析出元器件的幾何中心和幾何尺寸,并與控
	制程序中的數據進行比較,計算出吸嘴中心與元器件中心在X、Y、
	O 的誤差,并及時反饋給控制系統進行修正,以保證元器件引腳與焊
	盤重合。
	組成:光源、CCD、顯示器以及數模轉換與圖像處理系統組成。CCD
	在給定的視野范圍內將實物圖像的光強度分布轉換成模擬電信號,模
	擬電信號再通過A/D 轉換成數字量,經圖像系統處理后再轉換為模
	擬圖像,最后由顯示器瓜出來。
	CCD 的分辨率:灰度分辯率和窨分辯率
	灰度值分辯率是利用圖像多級高密度來表示分辯率,機器能分辨給定
	點的測量光強度,所需光強度越小則其分辯率就越高,一般采用256
	級灰度值(人眼處理的灰度值僅在50~60 左右)。
	空間分辯率是指 CCD 分辯精度的能力,通常用像元素來表示,即規
	定覆蓋原始圖像的柵網的大小,柵網越細,網點和像元素越高,分辨
	精度越高。
	通常在分辯率高的場合下,CCD 能見到的視野小,而大視野的情況
	下分辯率較低,故在高速、高精度的場合下裝有兩種不同視野的
	CCD。
	CCD 的光源
	為了配合貼片機貼好 BGA、CSP 之類的器件,在以往元件照明(周
	圍、同軸)基礎上增加了BGA 照明。BGA 照明是LED 比以往更加
	水平。
	光學系統的作用:
	(1) 對 PCB 的位置的確認,(2) 識別定位標(3) 志,(4) 通
	過BUS 反饋計算機,(5) 計算出貼片機原點位置誤差,(6) 反饋
	給運動控制系統
	(7) 對元器件的確認:元件外形、元件中心、元件引腳的共面性和
	形變
	在 PCB 設計時還增加了小范圍幾何位置識別,即在要貼裝的細間距
	QFP 位置上再增加元器件圖像識別標志,確保細間距器件貼裝準確
	無誤
	飛行對中技術――在運動中就將位置校正好
	(1) CCD 安裝在貼片頭上,(2) 用此方法 QFP 的貼裝速度由原
	來的0.7s 下降到0.3s;
	(3) CCD 采用懸掛式安裝,(4) 有利于 SMC/SMD 運動中校正
	位置。